NEWS
时间:2019-09-19 09:11:35 来源: 作者:
9月18日,“时代风采——上海现实题材美术作品展览”在上海中华艺术宫开幕,展览以现实主义题材集中反映上海近些年来在各领域的巨大变化,城市的精神、上海的故事以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的形式被定格在一张张艺术作品之中。
除“时代风采——上海现实题材美术作品展览”外,“我的艺术属于人民——馆藏吴冠中作品展”和“柔如垂柳坚如竹——沈柔坚艺术回顾展”也在国庆前与观众见面,吴冠中和沈柔坚是同龄人,今年是他们诞辰百年,通过他们的作品也可以看到时代的变迁。
展览现场
《时代风
采
——上海现实题材美术作品展览》
“时代风采——上海现实题材美术作品展览”以现实题材为主线,以“城市使命篇”、“城市精神篇”、“城市生活篇”三个部分展出85件 “时代风采”的签约作品和 5件“上海历史文脉美术创作工程”作品。这些作品有海阔天空、上天入地、大江大河的大视野,中国智造、民族品牌、非遗传承的聚焦,也有智慧医疗、旧房改造、电影文化等和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
在展览开幕式上张培成、罗陵君等作为艺术家代表发言。
张培成《心灵的舞蹈》中国画
张培成此次带来的作品是《心灵的舞蹈》,描绘的是上海国际舞蹈中心的练功房中,舞蹈演员朝气蓬勃的状态。年过七旬的张培成除了自己参与创作外,也常常会给年轻艺术家的创作提供一些建议,在他看来,“在创作中大家都尽心尽力。自己当年在美术馆工作,与很多中青年艺术家都结下了很深的友谊,从他们身上也看到了年轻人对艺术的兢兢业业、精益求精。”而在展览现场,澎湃新闻记者也看到不少年轻艺术家向张培成求教,张培成往往会站在作品前观看许久,讲一些自己对于作品的看法。
展览现场,参展艺术家的交流探讨作品
青年艺术家罗陵君也在发言中提及前辈艺术家在自己的创作过程中常会提供一些建议,令他茅塞顿开。他的作品《春阳里,走进春天里》,描绘了虹口北外滩旧里改造。在创作过程中,王劼音就曾启发他说,不要只画建筑的外形,要带入式写生,要深入了解建筑的前世今生。在前辈艺术家的耐心指导和建议下,更多中青年艺术家以更精准的方式和艺术塑造表现“时代风采”。
挑战自我,艺术家们的新尝试
罗陵君《春阳里,走进春天里》
“时代风采——上海现实题材美术作品展览”中,有很多耳熟能详的艺术家的作品。
1944年出生的萧海春研究宋元山水画多年,他的作品中可见中国山水画的古意和文脉。此次展出的作品为《春江入海》以长江流域的山水为核心,由巴蜀群山描绘至长江入海口上海。虽然一眼望去这是一件气势磅礴的大青绿山水,但细细观看,发现其中除了搜尽奇峰外,还将湖北黄鹤楼、江西滕王阁等古代名胜,以及葛洲坝、南京长江大桥等现代建筑和城市风光穿插其中。
萧海春《春江入海》
以传统笔墨描绘城市山水在萧海春看来是一次不小的挑战,如何让古代与现代元素在画面中和谐共处,如何在大山大水的自然景观中加入钢筋水泥的城市风光?
萧海春依托传统笔墨和“三远法”的沟通,以坚实的大山、虚朗的江水衬托现代城市,最终以画面右上角的上海建筑为归结,海纳百川、绵延万里,从实转虚,春江入水。
李向阳《饮水思源——记青草沙原水水源地工程》油画
原上海油画雕塑院院长李向阳的作品是《饮水思源——记青草沙原水水源地工程》,这张作品以“上帝视角”反映了青草沙水源地原水工程,描绘了长江口的一抹“祖母绿”。
虽然这幅作品真正落笔创作仅一月多,但却酝酿了许久。据李向阳回忆,自己先后三次到青草沙,一开始无从下笔。直至一次在去崇明的途中,突然发现青草沙水和长江水不一样,打开手机的卫星地图看,觉得很漂亮,像祖母绿。至此,他开始围绕祖母绿构思。“画这类题材一般会描绘劳动场景,我想脱开常人的视角,从更概括的视角、诗意地表现青草沙的建设。” 李向阳说。
为了达成这一视角,60多岁的李向阳使用了无人机拍摄,但由于无人机限高五百米,只拍到了局部,所以画面中的“祖母绿”是真实的、长江大桥是真实的,但田野、村镇、道路是源于真实的再创作。
展览现场
此外,韩硕的《世界首例克隆猴在上海诞生》、邱瑞敏、李根、徐亮的《当西藏人民的公仆》、任丽君的《五洲四海——第一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或叙事宏大、或具体描绘, 均可见他们在现实题材美术作品中,对自己绘画语言的再次微调和创新。
邱瑞敏、李根、徐亮《当西藏人民的公仆》油画
构思草图、创作稿齐亮相,展示作品形成过程
此次展览除了展出了近90年大型作品外,很多作品边都附有相关的构思草图、设计小稿、写生稿、色彩稿和创作中稿等,重点展现艺术家沉心创作、反复推敲的创作过程。
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毛冬华的作品《上海纽约大学》边就展出了2张她的创作过程。从黑白关系稿到彩色小稿,可以看到其中对于建筑塑造细节、旗帜飘扬方向、人物衣着等的细化,而再到正稿,又有一些变化。
毛冬华《上海纽约大学》创作小稿
上海纽约大学的紫色校旗和学士服让她动足了脑筋。毛冬华说,“我去了上海纽约大学好多次,还请学生帮忙拍他们学校的毕业照片,旗帜飘扬的方向、学士帽的高低错落是‘经营位置’,韩硕老师也给了不少建议,包括云的画法,看似随意,但如何使气势贯通,我们都有讨论。”
鲁丹《智慧医疗》
上海油画雕塑院创作员鲁丹所绘的《智慧医疗》是一幅冷静的作品,他以冷峻的色调表达医疗机器人技术的使用。并且大胆省略了环境和人物五官的细节,但表达主题更单纯和集中。但对比正式作品和小稿不难发现,小稿的颜色更亮,而正式作品则摒弃了对客观色彩的模仿,而使用大量偏暖的灰色,烘托出了一种特别的心理气氛。
杜海军《中国智造的“国家名片”》
细细看,展览的大部分作品旁都有草图、小稿、中稿等,有的甚至多达五六幅。李前的《支部建在楼上》在5月也在中华艺术宫展出过,公众对这件作品已经有一些认知。在此次展出中加上了创作小图和人物素描写生稿,对应完成稿可见艺术家对于每一个人物,甚至是人物手部的细微刻画。这些“未完”作品让观众了解作品从构思到完成的过程,以及各稿之间的区别。
展览现场展出李前《支部建在楼上》的作品草图
一件件作品以艺术家的视角描绘城市中一个个关注点,并且作品着眼于街区服务、医疗卫生、文化福利等与日常生活密切有关的题材展开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生活场景。
艺术家们画的都是身边事,他们“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将一件件看似平凡的小事,定格成为永恒故事。
洪健《永不拓宽的街道》中国画
除“时代风采——上海现实题材美术作品展览”外,中华艺术宫推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美术作品系列展”还包括“我的艺术属于人民——馆藏吴冠中作品展”和“柔如垂柳坚如竹——沈柔坚艺术回顾展”。今年也正逢吴冠中先生和沈柔坚先生诞辰百年。
作为收藏吴冠中先生作品最多的机构之一,中华艺术宫展出100余件馆藏吴冠中作品,体现吴冠中先生的名言“艺术家属于人民,艺术作品应归属人民”。
“我的艺术属于人民——馆藏吴冠中作品展”展览现场
沈柔坚则是一位在中国和上海现代美术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影响的艺术家和美术工作领导者。沈柔坚在解放前曾以木刻作品为盐阜银行和邮局分别设计了货币和邮票的图案,成为苏北根据地货币的第一位设计者,这些木刻作品此次也在展出之列。解放后,沈柔坚以作品表达新中国的建设,可谓画出了当时的“时代风采”。
通过这三个系列展览也可由一个人的艺术历程折射出社会的发展,并由艺术家集体的画笔展示我们所处的欣欣向荣的时代。
展览现场
附:展览信息
1.“时代风采——上海现实题材美术作品展览”。主办: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解放日报社,承办:中华艺术宫。展期:2019年9月20日至2020年3月20日,展厅:0米层中厅和20、21、23展厅。作品数量约170件。
2.“我的艺术属于人民——馆藏吴冠中作品展”。主办:中华艺术宫。展期:2019年9月18日至2021年3月31日,展厅:33米层11、11-1、12、13展厅。作品数量约110件。
3.“柔如垂柳坚如竹——沈柔坚艺术回顾展”。主办: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承办:中华艺术宫、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展期:2019年9月10日至2020年3月31日,展厅:0米层15、16厅。作品数量约120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