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时间:2024-03-20 16:15:50 来源: 作者:
大学生就业能力所指的范畴较为宽泛,包括大学生在校期间对专业知识与其他领域知识的学习积累,以及对自身潜能的开发,由此获得能够实现就业目标与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进而彰显个人价值的本领。在大学生选择就业方式、从业领域方面,就业能力发挥基础性作用,在培养就业能力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发挥行为规范与价值导向作用。尤其在数字化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对于提升大学生独立生活能力、交往合作能力、环境适应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一般实践能力都可以起到相应作用,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精神滋养,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业观、成就观和事业观。
教育部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基础作用。”“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指出大学阶段要“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高校应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就业观;加强教师传统文化素养培训,打造专业的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完善就业指导相关课程,提升“文化+就业”素养与实践能力,运用“文化+”开拓就业空间,保障大学生在提升就业能力的基础上实现高质量就业。
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就业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盖中华民族对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个人对自我的理解等,其中天人合一、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等理念皆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智慧,深刻影响着一代代人的行为习惯与思维方式。鉴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加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培养大学生诚信意识、敬业意识、学习能力、为人处世能力等方面的积极影响,高校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于各专业教学中,让学生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深厚职业素养和高尚道德情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的诚信竞争、团结协作等精神,通过召开就业形势分析会帮助学生树立现代就业观,使其就业意识与不断变化的就业环境更加契合。根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的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理念内涵,高校应引导大学生树立主动积极就业的意识,打消被动“等、靠、要”的消极就业观念,正确看待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把握适当的就业时机。此外,高校应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张的创新理念,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意识,让学生意识到自主创业是重要的就业形式之一,同样能够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而后结合自身实际状况选择就业或创业,避免盲目跟风。
加强教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培训,打造专业的就业指导师资队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需要高校充分肯定教师在此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改善就业指导师资结构与质量,注重教师实际工作经验,尤其是行业企业的实践经验,便于其采用的教学方法、传授的教学知识能够更好地满足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高校应注意教师具备较强传统文化感知力、鉴赏力,以及深厚文化底蕴的重要性,可组织哲学文化、艺术文化、历史文化等各类主题培训,在提升高校辅导员、专业教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力的基础上,增强其在就业指导过程中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与效果。有条件的高校可通过相关行业企业不断引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入了解的就业指导人才,与校内教师分享知识、交流经验,保障更多教师能够从专业传承传统文化的视角给予学生全面的就业指导,使学生学会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熏陶自我,自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就业能力提升过程中。此外,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就业指导教师等高校教育工作者还可共同探讨教育方式,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业课程与就业课程之间的契合点,为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方法的选择提供支撑,使学生在参与各种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团队协作能力与人际沟通能力的显著提升,确保高校各类教育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学生未来就业,为大学生今后快速适应岗位奠定基础。
完善就业指导相关课程,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需要高校紧跟市场变化,完善专业设置与课程内容,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尤其应针对学生就业能力进行课程结构与内容方面的改革。在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目标的制定方面,高校应注意夯实基础、拓宽专业,注重高素质、强能力、厚底蕴、能创业学生的培养计划,以市场为导向,增设各领域文化必修课程、行业英语选修课程,提升大学生的多元文化素养。高校应注重校本课程开发,成立由不同专业专家学者与行业就业人员组成的校本课程研究团队,确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需要增加、调整的课程,使得课程结构与就业需求更为贴近,体现前瞻性。基于此,高校可以联合用人单位进行职业招聘宣讲,作为课程组织形式之一,帮助学生提前了解行业要求和企业文化,明确具体岗位需要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素质。此外,高校可通过“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为学生建立电子档案袋等,记录学生从大一开始兴趣与能力的变化,为学生清晰认知自身能力与素质并据此规划与思考自身职业生涯提供参考,而后通过将需求反馈给教师,由教师进一步优化课程,避免学生在毕业季因缺乏系统的职业规划而影响就业的状况发生,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加强大学生职前培训
高校应重视加强针对大学生的职前培训,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崇德重义、刚健进取等人文思想和管理智慧。在此过程中,可结合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与校外人才公司合作共建大学生职业素质训练营,依托企业这一专业化的机构,组织大学生参加职业规划设计、现场职业指导会、应聘技能培训等系列活动。高校和企业可通过研讨会等形式确定培训内容,包括学生需要具备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企业文化素养、行业知识、企业知识、职业心态、求职技巧等,帮助大学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更为客观全面地分析个人优劣势,掌握科学的求职方法,走出择业、就业、创业误区。高校可根据毕业生情况为其指派内行精英为“就业指导师”,针对学生个体提供“一对一”指导,尽可能填补大学生学习与就业之间的空白,缩小学校教育与就业市场发展之间的差距。不同地方高校还可根据当地实际,将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与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相结合,让人才更好地服务地区发展,在职前培训中增加特色文化艺术和相关文化产业发展需求等内容,提升大学生就业差异化能力与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