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时间:2018-11-04 13:06:25 来源: 作者:
中新网北京11月3日电 近日,“对戏2018当代艺术展”在北京开幕,本次展览是一场戏剧艺术和当代艺术的“对话”,也是繁星戏剧村第五届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展览包括“影忆”“对话” 和“留白”三个单元,共呈现了22位艺术家的近80件作品。
展览通过介入社会、媒介创新与互动体验呈现出自身的文化立场,尤其注重原创性、学术性与国际性。用跨界的形式来表达当代艺术作品的故事性及戏剧美学,用新的视角来解读戏剧艺术的当代视觉魅力。
展览海报
展览海报
“影忆”内嵌了对中国传统文化戏曲艺术的梳理。 “一桌二椅”还原了京剧《三岔口》简洁的的舞台景置形式、剧目的戏曲服饰以及道具的呈现,使观者沉浸在剧场的氛围中。除此之外,还有18世纪洛伦佐·费斯勒拍摄的清末上海戏装照,以及谭鑫培与杨小楼《阳平关》、戏曲《长坂坡》中赵云的戏装扮相照等。
水墨戏曲人物艺术家李文培通过兼具抽象和具象之美的写意技法,映衬了戏曲人物的韵味和律动。
繁星戏剧村供图
繁星戏剧村供图
“对话”展示了带有对话性和实验性的艺术面貌。卓凡的玉石雕塑绘画系列作品,以玉雕入画,用诗、书、画、印、玉石和灯光合为一体的呈现方式,探索了中国的玉文化和戏剧文化。
黄思达的《The History》戏曲装置作品,讲述了清代乾隆年间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进京的历史事件。张毅霞的《生旦净丑》戏曲熊猫灯箱装置,是艺术家在追求个体独立艺术语言的同时,对于戏曲艺术审美新的“创造性”解构。
繁星戏剧村供图
繁星戏剧村供图
艺术脉络是不断流动和生发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艺术体系提出了新的现代表达的要求。 “留白”在输出未来理念、当代理念和时间理念的同时,更多是对于这个要求的一次回应。所呈现的作品形式不再是具象的语言,而是后现代的表达。
艺术家有意识地邀请公众共同解读他们的作品,达到审美情绪上的共振,让艺术的美感经验与创新视野延伸和落实到每个人的生活体验上。在彰显个性的观念和形式语言的同时,通过具有戏剧性的表达,开拓艺术视觉表现的新空间。
繁星戏剧村供图
繁星戏剧村供图
据悉,展览由北京天艺同歌国际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繁星当代艺术中心主办,同时还是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18年度的交流推广项目,将持续展出到2019年1月31日。
繁星当代艺术中心是一个当代艺术和戏剧文化深度对话的国际艺术交流平台,旨在以多元化的交流、多维度的展示、创新性的体验形式来表达当代艺术的戏剧美学和戏剧艺术的视觉呈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