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时间:2023-11-16 09:19:41 来源: 作者:
用来喝茶的器皿,明明普通的白瓷碗就可以满足需求,可我们为何更青睐做工精细的青瓷茶具?写字时用来防止手臂沾墨的臂搁,明明只要具备搁放手臂的功能就可以,可我们为何会讲究它的材质和上面的雕花?当我们感动于一首古诗词的美好意境时,当我们醉心于一件手工艺品的精巧文雅时,我们从中获得了什么?那些人文底蕴和艺术价值究竟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又或者说,文化对我们的生活到底是“有用”还是“无用”?
文化的“无用”也是“大用”
在第十五届文化中国讲坛上,由白岩松主持的对话环节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鲁生指出,“有用”是指“实用”,“无用”则是审美的“无用之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用”和生活层面的“用”都是有用性的“实用”,而“无用”也是“有用”,甚至是“大用”。
潘鲁生介绍,在南宋的临安城,宫廷文化、文人文化与市井文化相融合,形成了“工艺致用”的造物思想,也造就了南宋时期实用与审美相统一的生活方式。这个时期的织造技术十分高超,所造织物丝密、轻如蝉翼,不仅纱、罗、绮、绫各色丝织品类型多样,缂丝、刺绣工艺更是技术精湛;南宋的园林像是立体的山水画,亭台楼阁,曲径通幽,蕴藏着文人雅士的精神情结与审美意境。从镇江博物馆藏的宋代泥塑童戏像,到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的《市担婴戏图》,从故宫博物院藏的定窑白瓷孩儿枕,到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的宋锦《百子图》,无不体现出人文艺术与市井生活相糅合的生活美学和情趣。
相比之下,在饮食变得快捷化,文化变得碎片化的今天,现代人似乎不再拥有重视生活美学的态度,传统工艺也变得不再追求使用价值。在这样的语境下,我们是否应该向古人学习,回归南宋的“雅生活”方式?
“南宋手工艺传统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其中贯穿着中华传统美学精神、生活方式和文化品位。”潘鲁生说。因此,他提议,发展宋韵文化新经济,以人们的生活需求为导向,提升文化生活体验,研究雅生活方式如何融入当今生活,使人们获得文化认同感。
潘鲁生认为,一方面,可以通过复兴传统工艺,探索如何在当下更好地传承与利用传统工艺文化资源,将西湘文脉注入教育和文化传播中,服务于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跨行业壁垒的文化产业发展,使传统工艺文化转换成为当代宋韵文化产业资源,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物质文化需要。
“文化养老”值得期待
在生活美学层面,文化的“有用”和“无用”或许是一个哲学命题,然而在医学领域,文化的“用处”却是不可或缺。在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郑晓瑛看来,文化甚至比科技还要“有用”。
郑晓瑛说,“每个人最终的愿望都是健康地老去,幸福地与世界告别,而这绝不是单纯依靠科技或者医学手段就可以解决的问题,是必须通过文化、艺术与科技结合才能达到的境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化的渗透比科技的发展更为重要”,郑晓瑛认为,“应该在医学教育中融入医学艺术教育,让每个医生都积累更深厚的艺术修养和文化底蕴。”
郑晓瑛指出,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也需要文化的加持。她介绍,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剧,我国人口的预期寿命也在快速增长,然而增长的预期寿命中很大部分是不健康的,即有残疾的预期寿命。中国的残疾人中,有53%是老年人,解决这些老龄残疾人的问题,需要有科技的支持,但更重要的是需要有文化的支持,“让他们心存幸福,最大限度地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福利,这不是单纯一个辅助器具就能解决的问题。”
郑晓瑛同时强调了“文化养老”的概念,这是一种以老年人的物质生活需求基本得到保障为前提,以满足精神需求为基础,以沟通情感、交流思想、拥有健康身心为基本内容,以张扬个性、崇尚独立、享受快乐、愉悦精神为目的的养老方式。“文化养老满足了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对于没有子女的老年人来说,这种养老模式就格外重要。”郑晓瑛说。
如何实现科技与人文相互融合
毋庸置疑,文化、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可以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那么,作为个体,应该怎样从自身做起,实现科技与人文相互融合呢?这也正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流体密封工程技术专家王玉明经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
王玉明笑称自己是一个“理工男”,“不过,虽然我的主业是机械工程,但我在文化上却并不‘机械’”。他是叶嘉莹先生的学生,是中华诗词学会的顾问,是高校诗词工作委员会的主任,还是清华大学荷塘诗社的社长,可以说,是一个将“诗和远方”完美拿捏的人。
在回答“如何实现科技与人文相互融合”这一问题时,王玉明认为,在价值观上,科学技术与人文艺术都是在追求真善美,两者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在思维模式上,两者都需要逻辑思维和灵感顿悟思维,两者可以相互促进。许多科学与技术大师亦是如此(如爱因斯坦、杨振宁、丘成桐、顾毓琇、钱学森等),然而最重要的是,无论搞科研还是文艺创作都需要有一颗“赤子之心”。
从外部看中国文化的“用”
中华文脉历史悠久,“有用”的文化,不仅造就了古人的时尚生活,为解决现代社会问题注入了精神力量,也对周边国家的文明发展带来了不可小觑的影响。
在对话环节,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日本国前特命全权大使、中日友好协会常务副会长程永华介绍了中国文化对于周边国家的“用”。他说,中国文化对朝鲜半岛、越南和日本影响尤为深刻。以日本为例,隋、唐、宋时期是中日文化交流的历史高峰,这个时期古代日本曾向中国派出了19批遣使来学习,最多一次达到600人。除遣使外,大量留学生也从古代日本来到中国,许多人一待就是很多年,有的甚至还留在中国工作,在长安为官,直到去世后葬在长安。公元645年,古代日本进行了“大化革新”运动,废除大贵族垄断政权的体制,参照中国唐朝规章制度,成立古代中央集权国家。宋朝时,来中国学习的日本人越发增多,唐代高僧鉴真东渡,向日本传戒,被尊为日本佛教律宗初祖,他和弟子在日本奈良建造的唐招提寺建筑群,体现了唐代建筑的特色,是日本现存天平时代最大最美的建筑。日本的文字也脱胎于汉字。日本最初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在飞鸟时代,伴随佛教一起传入日本的佛经典籍使汉字渗透到日本人的生活,最初传入的汉字被古代日本人作为表音文字使用,后在使用过程中觉得麻烦,于是平安时代才借鉴汉字的偏旁部首和草书发明了片假名和平假名。此外,日本现在的宫廷音乐——雅乐,也是来源于中国唐朝的音乐。
程永华说,中日交流已有2000年的历史,现今的日本年轻人看到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创新,仍然很受吸引,觉得“应该到中国去多看看,多交流”。
无论是“实用”之“用”,还是“无用”之“用”,一脉相承的中国文化都需要并值得当代人传承和发扬。正如潘鲁生所说,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和价值系统,将古人的风尚融入当代生活,或许可以打造出一种有温度、有内涵、有品位的新时代先锋文化。